大數據智慧物聯軟件系統架構設計思想
工業大數據智慧物聯軟件系統項目架構設計初步可以分為三部分:一是設備端,二是云端,三是監控端(用戶端)。
1. 設備端架構設計
設備端主要負責數據采集,工藝邏輯執行及控制。
無論底層的設備數量有多少,通信協議有多復雜,考慮到項目安全等等因素,往往和云端通信,匯集在一個我司智能AI網關設備上,除了專門負責和云端進行通信交互外,也會對原始數據進行一定的處理,執行一些業務邏輯相關的代碼,可以獨立運行。 和云端通信有很多協議可選,從服務器獲取一些設置及狀態,及向服務器推送采集到的數據。
由以上分析,從功能層面上分,設備端架構一般可分三層,一是數據采集&控制輸出層;二是工藝流程執行層;三是數據上傳&命令接收通信運算層。
2. 云端架構設計
云端一般包含三部分:Web前臺+ Web后臺+中間件;
作為工業級的大數據智慧物聯軟件系統項目,Web前臺一般會顯示這幾部分內容,一是工藝畫面,和現場實際的設備和工藝流程一一對應,畫面可以實時反映工業現場運行的情況。二是各種數據報表、曲線數據的保存、查詢和打印等。三是運行日志,保存各種運行情況,以備查詢。四是顯示系統診斷信息,便于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,及時判斷問題所在。
Web后臺相對復雜一些,一般完成三部分內容的工作,如果是設備端基于HTTP協議通信,往往需要處理Get和Put請求。由于前臺有實時畫面,所以Web后臺有時候也需要向前臺界面傳輸實時數據,目前有些實時數據是通過Web Socket協議進行傳輸,也可以由專門的程序來處理。還有一部分功能比較重要,就是要建立設備數據和各種報表,曲線,日志的對應關系,以便于適用盡可能多的現場。
在工業級大數據智慧物聯軟件系統項目中,一般中間件必不可少,其主要功能就是負責和現場設備進行通信,獲取數據或發送相關控制指令。此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功能,由于中間件程序一般是作為系統的一個服務程序或普通應用程序,生命周期較長,可以長時間連續運行,可以處理一些相對復雜的業務邏輯、數據換算及數據轉儲。
3. 監控端架構設計
監控端一般包含PC、手機或平板監控。
對一般項目而言,也許通過Web前臺就可以掌控一切了,但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,如果對應的手機或平板上沒有對應的APP,那這個項目就感覺有了一個很大的缺憾。有了手機或平板APP,就可以身在任何地方,都可以相對方便的監控現場。
從功能上劃分,架構可以相對簡單的分為兩層,一就是UI界面顯示及操作層,二就是數據通信層,實現和服務器信息交互。